显示标签为“【講古堂】”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講古堂】”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2012【講古堂】導覽回顧



2012年即將結束,難免顧前瞻后一番。2012年的【講古堂】辦了一系列的古城“朝聖之旅”的深度導覽,每月一個新路線。不知不覺,也有了11個路線。每一次路線的考察、規劃、招覽團員、現場帶領與解說等等,都是一次穿越世遺的奇特經歷。我不敢說辛苦,但也真的不容易,只能在辭職之后以全部精力為之,並需抱著“義工”的心態對待之。(你們想要全部演講/導覽要出席都很難,唉,更別說我負責做的人啦。哈哈。)

2012年圓滿結束,才驚覺,辭職當初的第一心願,是要把關于馬六甲的文章收集出書的事,竟然“一書無成”。于是決定,接下來的一年要專心做這事了,不然對不起自己。(只好更加不理會無收入的問題,但請不要說我有錢所以不用做,我只是因為夠天真無知才敢如此義無反顧。)

很明顯的,這篇是一個總結和紀錄。與你分享,因為其中有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這一切。

你們,當然包括所有直接或間接支持與參加這些活動的人。(太多人,我糊塗,怕遺漏,就不一一列名了。總之謝謝了。)

后來才知道,團員里有不少“不簡單”的人 。而我喜歡自己的當時不知道,呵呵。:p
真的有很多美好回憶。

其實整理這個紀錄,更是為了鼓勵自己:這一年出書不成,但不是真的一事無成。

明年,首要目標,初衷不改,仍是出書,加上寫稿。所以,導覽活動要盡量減少,希望能交給有心的伙伴幫忙。



2011年12月14日,因為破天荒在鬼門關橋辦了露天演出,因此與李維君一起,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兒童寫生導覽(1團)
http://www.facebook.com/notes/%E9%A3%9E%E6%98%9F/%E4%B8%96%E9%81%BA%E5%B0%8E%E8%A6%BD%E7%8F%BE%E5%A0%B4%E5%AF%AB%E7%94%9F%E8%AE%93%E5%85%92%E7%AB%A5%E7%99%BC%E7%8F%BE%E5%8F%A4%E5%9F%8E/10150478090493624
感謝李維君的鼓勵和支持,加強我為馬六甲人做深度導覽的信心。



2011年12月31日,鬼門關跨橋、跨年、跨界”演出。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495904684708.395741.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notes/%E9%A3%9E%E6%98%9F/%E7%9B%B8%E7%B4%84%E9%AC%BC%E9%96%80%E9%97%9C%E4%B8%8D%E5%B0%8F%E5%BF%83%E5%81%9A%E5%A4%A7%E4%BA%86/10150498240598624
2011年12月31日的鬼門關橋,我們用自力更生的藝文演出跨了一個不一樣的年。
去年今天的鬼門關橋的黃昏,我們用藝文妝扮美麗了它一夜。
跨年跨橋的那一刻,沒有預演的,我們都很自然的做了,帶著興奮與感動。

2012年1月29日,因為龍年,辦了新春尋龍記(1團)。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561960624708.405908.535994707&type=3
去年是龍年,一年后,小朋友又大了一歲。哎,怎么龍大了一年,就變了蛇喲。哈哈。


2012年2月5日,因為有王船出遊盛況,去了勇全殿追王船(1團)。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585728542384.406294.590867383&type=3
很難得的,2011年新春碰上勇全殿遊王船,于是【講古堂】敢敢拉隊去遊古廟追王船囉!

2012年3月,因為3月有候鳥遷徙盛況,去了丹絨端(好像是3團)。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79505724708.421576.535994707&type=3
馬六甲的丹絨端是全馬最多,甚至是全世界排名前幾位的候鳥遷徙的重要休息站之一,趁著3月,快去朝聖。

2012年4月,因為“歷史城”紀念日,辦了“尋城記”(好像一次過做了5團)。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742874724708.430714.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742874724708.430714.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745652122384.428418.590867383&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782576564708.434864.535994707&type=3
每月一個新的朝聖路線,這個月城外,下個月城內。好玩又新鮮!
2012年5月休息,6月,馬接新村樂(一共多少團?大大小小記不清楚了)。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31248154708.443931.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76898934708.449341.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40339289708.444905.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70239319708.448567.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85240254708.450219.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113370034708.465713.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075068109708.460522.535994707&type=3

2012年7月,因為“登錄世界文化遺產”4周年紀念日,再一頭鑽進世遺核心的荷蘭街(大約辦了4團)。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063082689708.459113.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047364444708.457425.535994707&type=3


2012年8月,非常難得的,知食份子林金城來到古城帶領大家邊吃邊玩(好像只有3團,真是難得啊)。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090229499708.462599.535994707&type=3
難得碰上知食份子林金城發新書,而且古城古食還是主要報導的內容,于是大家跟著他好好的邊走邊吃了一回。

2012年9月,走海尋島+新村抱豬豬(大約辦了4團)。

2012年10月+11月,因為全國文化節在馬六甲舉行,規劃了非常特別的一個路線,從(馬六甲)河邊到(三寶)山邊。(好像辦了3團)。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252496474708.489771.535994707&type=3

2012年12月,蓮花池畔宿(已經有3團了,還欲罷不能)。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240727669708.487951.535994707&type=3



其實在2011年就有斷斷續續做過一些導覽,我比較記得的是11年5月25日張集強的“走河”,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98176034708.332636.535994707&type=3
張集強領著大家真正走一次馬六甲河的歷史之旅。
11年6月19日的騎鐵馬找鐵路,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19292169708.340111.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65689804708.351787.535994707&type=3
騎鐵馬找火車鐵路,難忘啊!

雷昇傑的老街攝影等。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69512269708.352981.535994707&type=3
竟然拍照拍到洞里去了。真是奇特旅程。



順便給2011年也結算一下。更早之前的,就算了。

【講古堂】在2011年從農曆新年后的2月開始,連續每月辦了11場的“旅人”講座。同時,【講古堂】也開始走出戶外做現場導覽,走進校園(培中)辦“學園講古堂”。

2月,林悅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05147339708.293882.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04429739708.293549.535994707&type=3
林悅的觀眾最熱情,不但把海南會館偌大的禮堂塞到爆滿,還有不少人在門外搥心肝。
3月,呂秀敏(Erina Loo)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21182629708.300049.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17723944708.298853.535994707&type=3

4月,李永球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156685149708&set=a.10150156685029708.307438.535994707&type=3&theater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60752974708.308843.535994707&type=3
5月,張集強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87338159708.329096.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60752974708.308843.535994707&type=3

一半新人一半舊人,都是各有所成個性獨特的人。

6月,施月潭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03063399708.334403.535994707&type=1
7月,雷昇傑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261103224708&set=a.10150261103164708.350142.535994707&type=3&theater
http://www.facebook.com/events/106762559419252/
8月,楊萬豪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281784989708&set=a.10150281784924708.356859.535994707&type=3&theater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84349594708.357624.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84406989708.357646.535994707&type=3
9月,和熙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304419039708&set=a.10150304418604708.363463.535994707&type=3&theater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311727014708.365139.535994707&type=3
10月,吳詠駩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329760394708&set=a.10150329760294708.368896.535994707&type=3&theater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339538549708.370947.535994707&type=3
11月,林金城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380686454708.379778.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388732454708.381223.535994707&type=3
12月,李振城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428367469708.385949.535994707&type=3

啊哈,2011年12月除了在鬼門關辦了一場幾乎不可能的露天跨年演出(感謝所有參與的人),還出了一本書《浮遊老街》,10月遠遠的嫁了一個女兒。真是忙昏了。
感謝所有成就這本書的人,及讀者。

其間,有時上上電視,其中有阿賢的節目,NTV7的、外國的電視台、國內外報章雜誌的訪問等等。
(阿賢)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56891774708.418356.535994707&type=3

還有,免不了要接待一些本國好友與外國要人與文化人等,例如寫“大國崛起”麥天樞、梁文道、魯迅的孫周令飛、詩人北島,台灣學者陳國偉與學生,還有本國的大學團體.........等。
(麥天樞)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398057829708.382463.535994707&type=3
(梁文道)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47715144708.445745.535994707&type=3

增添新知的美好時刻。

(周令飛)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33288849708.444147.535994707&type=3
(北島)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19823044707.199139.535994707&type=3
(台灣學生)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1147529154708.471371.535994707&type=3

好朋友,都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懈的努力著。

還有幾次領著導遊們穿街過巷的上課。
(走老街)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19812834707.199131.535994707&type=3
(雞場街)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05776574708.294113.535994707&type=3
非常挑戰性的工作。

還有還有,每年配合“三山九九”的三寶山導覽。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40211924707.218979.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199950234708.333232.535994707&type=3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205801639708.335288.535994707&type=3

哎呀,還有兩三次忍無可忍的出軌搞作。哈哈~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26123594708.413336.535994707&type=3
(226)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632828574708.414599.535994707&type=3
(428)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779069844708.434466.535994707&type=3
大家都努力和憤怒了一年,沒有改變到環境,至少希望改變了自己。

不過,我要很認真的告訴你,在我心目中,最重要的還是你們,馬六甲人。


因此有了這一年來的“朝聖之旅”,宗旨就是“要讓馬六甲人認識馬六甲”。哈哈,當然也順便有 一些不辭勞苦來自外州甚至外國的朋友。謝謝你們的參與,讓我的夢想沒有落空。

2012年的吃草計劃不成功,因為我連蕃薯葉都種得不好,如今小菜圃荒蕪。接下來,2013年,準備吃石頭吧。

(本來只想做個很簡單的簡報的,沒想到資料齊全到這樣。不好意思。)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培中響應“文化付費”,取得不俗成績




李永球介紹我國錫礦史上的重要戰役──拉律之戰。



(馬六甲13日訊)培風中學響應“文化付費”概念,趁著邀請著名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到週會演講,第一次推動“文化付費”即獲得全體師生自由樂捐2千100令吉。培中校長張永慶表示,這次樂捐所得令人鼓舞,將善用這筆文化經費,邀請更多文化工作者到校演講交流,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來自太平的李永球今午到培風中學週會演講“擁抱太平”,給全體師生介紹太平的文化、歷史與古蹟。張永慶在會後受詢時,發表上述談話。

張永慶解釋說,“文化付費”是馬六甲文化人提出的一個口號和運動,培中“關注社會脈動”,故予響應和推動。

“陳蓉的逝世和陳徽崇的遭遇,給華社帶來很大沖擊。”

他認為,對文化人的認同,可以從“支持、鼓勵、欣賞和尊重”四個層次來一步一步進行。他感謝該校老師協助宣導下,讓同學明白“文化付費”的意義,並取得不俗的成果。

培中副校長蔡珊珊說,這次推動“文化付費”,事先與老師們開會討論過,取得共識才向學生進行宣導。

“可以感覺到學生反應很好,希望漸漸養成學生為文化付費的習慣。”

李永球說,這是他第一次面對2千多名學生的演講。他發現學生都很用心聽,不會吵鬧。

“我希望從永平拆古廟的例子,啟發學生要愛護馬六甲的古蹟。”

張永慶希望通過往後的一系列文化講座,可以培養學生有更厚重的人文內涵。

李永球在介紹太平的歷史時說,太平原來叫做拉律(Larut),歷史上有過3次重要的“拉律之戰”。他也介紹了全馬第一條火車路位于太平的砵威、全馬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全馬最大的炭窯區等等。

蔡珊珊說,一些同學剛在歷史課本上讀過“拉律之戰”,但對課本以外的太平仍然不了解,今天通過李永球的介紹,大家對拉律的了解就超出課本許多。


李永球在培中週會向全校2千多名師生介紹太平的歷史與文化、古蹟。


蔡珊珊:學生開始知道拉律戰爭歷史課本以外更多的太平。

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

李永球:民俗旅遊熱鬧豐富,如驚嘆美女



李永球以大量的照片呈現精彩現況,讓觀眾坐遊了一趟“民俗之旅”。



(馬六甲13日訊)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認為,“民俗旅遊”讓他看見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常讓他有如遇見美女般的驚嘆。

李永球也在許多盛大的民俗盛事中,發現民俗的認同與共同參與,不只可以讓族群同心凝聚,也吸引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來朝拜:“可見神明是不分種族的,有分別心的是人。”

地理學家咖啡館昨晚舉行每月一次的【講古堂】活動,李永球是今年受邀的第三位主講人。昨晚的講座吸引約40人出席,“文化付費”運動也漸漸獲得出席者的認同與支持,入席者大都自動趨向樂捐箱。

李永球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放映了300多張精彩照片,觀眾通過大量現場照片,快速的觀賞我國多個著名的民俗盛會,包括陰曆正月十五凌晨的檳城大伯公請火、元宵節的檳城海濱拋柑、陰曆正月初六的檳城蛇廟請火、陰曆正月十三東甲茧雲宮的請火與遊神、陰曆正月廿至廿二日的新山古廟大遊行、陰曆七月十八的大山腳普渡與26呎大士爺、陰曆五月十六與十七日峇眼阿庇的燒王船盛況、陽曆7月底大山腳聖安娜教堂的10萬人遊神、陰曆八月初一至十五太平湖的中秋提燈賞月與拜月娘活動、陰曆九月初一至初九的九皇大帝神誕等等。

李永球一一通過數量眾多的現場照片,讓出席者輕松坐遊了一趟民俗之旅。

在問答環節,李永球受詢及馬六甲有哪些民俗活動吸引他時,他提到馬六甲五府王爺的巡遊、北添宮九皇爺請神、三寶山的“三山九九”活動,都值得大力推廣為“民俗旅遊”。

李永球說,“民俗旅遊”和傳統的“拜神團”大有不同。他認為,拜神團主要的目的只是拜神祈福求財,“民俗旅遊”則可分為內行與外行。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除了觀賞熱烈場面,也可以與當地人互相交流和討論。”

報道/攝影:賴碧清 2011年4月13日

約40人出席地理學家咖啡館樓上的【講古堂】活動。


許多年輕人以繽紛的顏色參與傳統遊行,其中包括年輕的女性,也以傳統方式來“還願”。




印尼峇眼亞庇的燒王船出游,人山人海,盛況驚人。

2011年4月11日星期一

李永球:“民俗旅游”,4月12日地理學家咖啡館

道士也擲四五六?

你知道全馬最大的普渡大士爺在哪里嗎?


(馬六甲訊)地理學家咖啡館【講古堂】4月12日的主講人是專欄作者與民俗研究者李永球,他將分享旅遊的其中一種方式,民俗旅遊。

李永球說,旅游的分类有多种,就如历史、文化、生态、艺术、美食、宗教等等,相較之下,民俗旅游較不为一般人所熟悉。

“大至迎神庙会、踩街游行,小至婚丧祭祀、歌唱游戏、生活起居等等,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就是最好的民俗旅游项目。”

李永球指出,台湾就很懂得推广民俗旅游,常年某个月份在某地方会有什么民俗活动,通过介绍让游客前往参观。比如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台湾平溪百年天灯,就是观赏“放孔明灯”的民俗活动,人们纷纷从国内外赶去,就是为了一睹孔明灯,甚至参与升放者也有不少。

我国有什么民俗旅游值得我们去观赏的?从年头到年尾又有哪些特别的民俗活动?

李永球說,在正月新年,有热闹的天公诞,還有非常特殊的请火。槟城有蛇庙及福德祠大伯公之请火。南马柔佛东甲有茧云宫之请火,还有浪漫的十五暝元宵节抛柑民俗。正月底的新山柔佛古庙的营大老爷,都是异常热闹的民俗。

七月中元节,我国到处有热闹的中元普渡法会,我国最大的大士爷在什么地方?其他地方还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

八月中秋节,民间处处提灯祭月,吟诗赏月之外,还有什么特别的民俗活动?中秋博饼民俗你看过吗?玩过吗?

九月重阳节,有什么值得去观赏的民俗?当然数斗母宫九皇大帝的圣诞以及登高习俗了。

此外,印尼峇眼亚比烧王船,大山脚圣安纳庆典等等宗教活动,李永球認為,都是值得大家去参观的。

“民俗旅游可以让你了解许多趣味活泼的事物,比方福建、客家、广府、潮州、海南、福州鼓乐、信仰祭祀就有很大的区别。即使同一个福建民间庙会,当走了闽南、台湾、泰国、新加坡、印尼和我国,也是会有不同之处。”

喜歡旅遊和民俗的人,千萬別錯過這難得的機會,觀賞李永球與你分享他的“民俗旅遊”的精彩經驗。

■講古堂“民俗旅遊”講座
主講人:李永球
日期:4月12日星期二
地點:雞場街83號地理學家咖啡館一樓
時間:晚上8時
入場:自由“文化付費”

●主講人李永球簡介:
李永球,文史田野工作者,从事我国华人历史、民俗、文化之田野调查。
出版有《移国-太平华裔历史人物集》、《日本手——太平日据三年八个月》、《字言字语》。主持的记录片《峇峇球》、《海盗与王船》。

李永球:民俗旅游可以让你了解许多趣味活泼的事物。


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不偽裝就是文化魅力

呂秀敏:文存在於道地人群中‧不偽裝就是文化魅力



  • 呂秀敏告訴聽眾在旅遊期間應多以當地人產生互動,瞭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地圖只是協助自己認清方向的指標。(圖:星洲日報)

  • 講座會聚集一班旅遊愛好者,會場上座無虛席。(圖:星洲日報)

  • 一些聽眾於講座會後,向呂秀敏(右)討教旅遊心得。(圖:星洲日報)

1 of 3

(馬六甲16日訊)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然而,故事不僅僅是單靠耳聞得知,它也可以是親身經歷、認識、体會與感受的會集體,故事可以捏造但感受無法造作,一處只要是自己曾經融入、品嘗和感知的地方,哪怕在它的背後並沒有多麼華麗的故事,卻總有最真實與細膩的寫真。

在旅遊的過程中,馬來西亞女導遊協會(MWTGA)主席呂秀敏認真看待每一足蹟的細節,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直到與人建立起友好的關係,整個旅途中,明媚佳景只是文化的結晶,真正的文化卻存在於道道地地的人群當中,文化的魅力就在於不經偽裝和修飾。

“馬來西亞哪裡不好了?你對大馬的認識又有多少?你對家鄉的認識有多深?為甚麼大家總是選擇在還沒來得及認識自己的國家時,急著要往國外出發(旅遊)呢?”

呂秀敏昨晚在“文化遺產導覽的魅力”的講座會上,如是反問在場出席的聽眾。

國內有許多地方值得探討

同時也身兼“大馬文化遺產徒步導覽”(Malaysia Heritage Free Walk)創辦人的她表示,不少人總認為外國的月亮特別圓,經常向往著到國外出游,卻忽略了大馬許多值得去探討的地方,國內依然有很多未被人發掘,卻處於日漸消失的文化。

“任何一條街道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每當我想認識一個地方的時候,我會在同一處甚至是同一條街上溜達,反反复复地走著,因為每一次細微的變化都會給我不同的感受。”

她喜歡接近人群,從中觀察每個人的表情與動作,用心感受最朴實的地方故事,而在她的旅途中,總會出現一部又一部的活史書,她的真誠總會打動這些長者(活史書),讓他們卸下心防侃侃而談。

長者記憶比史書更真實

對她而言,長者的記憶比史書來得真實,他們不但是歷史的印證者,在他們的腦海里,總摻雜著對過往的回憶與人生經歷。

“大馬是一處集合中國、印度與回教世界的國度,加上大馬擁有最原始的自然與地理環境,享有亞洲魅力的美譽,然而,大馬人很多時候未必都懂得去瞭解如此美妙的國家。”

旅遊重於瞭解非貪婪

她說,旅遊的本質不在乎貪婪,而是著重於瞭解,因為旅客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走遍每一個地方,但只要自己曾嘗試去瞭解走訪過的每一角,從中体會新事物和感受,才是旅遊的真正目的。

任何對旅遊有疑問者可向她致電,亦可瀏覽面子書betourist@ymail.comerina.loo@hotmail.com


星洲日報/古城‧2011.03.16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34826?tid=8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呂秀敏:遊客在古城可有家的感覺


呂秀敏()遊馬六甲新街時,高興的向老太太了解拜神的習俗。


呂秀敏以旅遊為業十多年,走過千山萬水。問她哪里最精彩?最愛哪個地方?她說,馬來西亞,其中以馬六甲最讓她有家的感覺。

她瞪大眼睛大聲的說:我很愛國的,我一定向你推荐馬來西亞。

她說,馬來西亞是個很精彩的地方,世界級的雨林、沙灘、海島、古城、多元民族和文化、傳統習俗,都是旅遊業最珍貴的澬源。

可惜我們自己看不見。

政府不時推出各景點的旅遊產品,呂秀敏說,她都在產品還沒上市前就去過了,或者已經開始組織深度旅遊團,把本地和外國遊客帶到一般旅行團不會到的地方,為他們安排更貼近當地生活,與當地人更有互動的旅遊方式。

她笑笑說:我和各州的旅遊局都有很好的關係,常常幫他們辦導遊培訓課程,也因此有更多的機會走進這些旅遊景點。

呂秀敏不無遺憾的說,有些景點受到破壞,尤其是垃圾,非常可惜。

我的功能是把這些缺陷變成另一種美,把現實告訴訪客,現實是有美,和不美的 。

■旅社停留20年前

對于馬六甲旅遊業目前面對的問題,她認為與旅行社的行程安排有很大的關係,也有很大的問題。

安排好的行程限制了遊客參觀馬六甲的時間,也限制了導遊的發揮,通常只到幾個景點走走一下就離開馬六甲。

呂秀敏說:這是旅遊業者的盲點,他們還活在20年前,繼續用20年前的方式經營。

最近幾個月,呂秀敏在幾個重要的旅遊城,如檳城、太平、吉隆坡和馬六甲辦了幾次的導遊進修課程(CTRE),獲得來自全國各地導遊的參與,也公開給有興趣的公眾參與。

我很遺憾,我在馬六甲辦了3場,沒有一個馬六甲的導遊來參加。

但她也發現,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在吉隆坡和太平,也是一樣,當地的導遊都不來參加。這是很可惜的。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已經很懂自己的地方,事實上,如果要你詳細介紹時,其實講不到多少。做為一個需要與時並進的旅遊業者,我們應該多聽聽現在的遊客,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不能夠再一味用20年前的走馬看花行程來敷衍他們。

她說,雖然我們現在可以從網際網絡和旅遊書籍得到許多訊遊,但還是很有限的了解。

■驚嘆甲人友善

呂秀敏在馬六甲為導遊的進修課程辦了3次深度旅遊之後,她發現她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古城。

馬六甲給我家的溫馨感覺,這是一個在外旅遊的人很需要的感覺,我遇到的馬六甲人對我真的很友善。

她說,有一次她走在街上,一位安娣跟她打招呼,讓她很驚訝:我才在她店里吃過一次飯,她就認得我。

後來有一次下雨,對方毫不猶豫的借傘給她。

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是一種可以為世界帶來和平的關係,而旅遊業正可以做到這點,尤其深度的旅遊,可以互相了解,增進感情,然後有愛。

有了解就可避免誤會與沖突,就可以促進和平。這是呂秀敏給她的旅遊事業作出的最美好與偉大的定義。

呂秀敏將于明天(星期二),在地理學家【講古堂】與大家分享文化遺產導覽的魅力

■地理學家【講古堂】

題目:文化遺產導覽的魅力

日期:315

時間:晚上8

地點:雞場街地理學家咖啡館

入場:文化付費樂捐

演講人簡介:呂秀敏,女,39歲。

‧大馬女導遊協會主席

‧大馬旅遊部導遊培訓課程的講師和考官

‧擁有17年經驗導遊經驗,近年大力提倡本土深度旅遊,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古城、生態旅遊如海島與森林等。

‧成功開創免費與志願的馬來西亞文化遺產行的導覽活動。

報道/攝影:賴碧清

呂秀敏(左一)在馬六甲辦導遊進修課程時,在旅遊資訊中心向團員匯報。

呂秀敏(左二)遊覽雞場街時,偕友與傳統打金師父合照留念。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文化遺產導覽魅力無窮,呂秀敏半年風雨不改創紀錄



(馬六甲訊)【講古堂】重回地理學家咖啡館開講,3月15日星期二特別邀請導遊界響噹噹的先鋒人物呂秀敏。她除了與大家分享如何打造旅遊城的心得之外,更特別介紹由她在吉隆坡一手創立的大馬文化遺產徒步導覽(Malaysia Heritage Free Walk)。

大馬文化遺產徒步導覽是全馬首創和唯一,完全志願和免費,每天風雨不改,已經持續了半年。呂秀敏相信,這不只是全國的創舉,相信也是全亞洲獨有的創舉。

它把一個城市的歷史串成一個故事,讓遊客在2個小時的街區行走中,走進這個城市的時間隧道,了解吉隆坡百年的成長歷史、文化,看見今天活生生道地的庶民生活。

呂秀敏透露,她花了一年的時間,在老街區里走了無數遍,才設計出這個行程。每天早上10時30分,從中央藝術坊出發,走過敦李孝式街、葉亞來路、舊巴剎廣場、回教堂和巴生河,2小時走2公里。

開始的時候是很辛苦的,很多人不明白我們到底在做什么。我堅持每一天都走,我培訓了一些志願導遊。一定要每天走,遊客才會找到我們。

每一天的行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他們以口碑傳頌了這個有意義的行程:現在有不少遊客人還沒有到,電話先來詢問了。

遊客好奇的問她,為什么旅遊書還沒有介紹這個如此棒的行程,她開心的笑說:我們才走了半年,我們還很年輕。

她認為,這個2小時的徒步行,不只讓遊客了解我們,其實也讓我們更了解自己。

很多人以為已經很懂自己的地方,事實常常不是這樣。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如何介紹,通常都講不出一個所以然,講不到兩句就口啞啞了。

來到馬六甲,她發現馬六甲比吉隆坡更有條件做大馬文化遺產徒步導覽

她說,她做吉隆坡的導覽,時常要跟遊客說請你們想像一下,可是在馬六甲,她發現很多東西依然存在,要說故事很容易,很多現場都還保持原樣,令人贊嘆。

馬六甲應該是全國最有條件做文化遺產導覽的州,尤其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馬六甲有更高的知名度,越來越多的遊客,老建築老街區都具備。馬六甲應該成為其他城市的最高模范。

她認為,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即將3周年的馬六甲,應該盡快成立世界文化遺產徒步導覽,每天免費的進行,肯定大大提升馬六甲這個旅遊城的形象。

有鑑于馬六甲是一個如此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和旅遊城,在【講古堂】與培風中學圖書館特別在3月15日星期二下午,再辦一場以學生為對象的講座,讓學生了解導遊如何成為代表國家的小天使。

3月15日【講古堂】

題目一:文化遺產導覽的魅力

地點&時間:地理學家咖啡館,8pm

題目二:旅遊小天使

地點&時間:培中圖書館閱讀室,3pm

(都開放給公眾出席,文化付費樂捐)

演講人簡介:呂秀敏,女,39歲。

‧大馬女導遊協會主席

‧大馬旅遊部導遊培訓課程的講師和考官

‧擁有17年經驗導遊經驗,近年大力提倡本土深度旅遊,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古 城、生態旅遊如海島與森林等。

‧成功開創免費與志願的馬來西亞文化遺產行的導覽活動。

旅遊小天使演講內容簡介: 導遊是什么?資深導遊呂秀敏認為,導遊是旅遊業的小天使。 旅遊業已經成為全世界現代經濟的重要一環,尤其在世界文化遺產古城的馬六甲,很多事情都與旅遊業有關。 而導遊正是旅遊業的最前鋒,如何做個好導遊,做遊客的天使,請聽呂秀敏給你說一說。

呂秀敏(中)正在帶領馬來西亞文化遺產徒步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