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林慶順打造古城老屋新品味

古老與摩登、中與西在此相遇相合,營造出獨特的另類風情。


水仙門45(45 Lekiu)半露天的游泳池。是不是很有做大爺的感覺?



當人們在老街里把看起毫不起眼的老屋隔出很多房間,紛紛改成廉價民宿的時候,林慶順反其道而,把毫不起眼甚至是破壞不堪的小小老屋變成高檔次的奢華住宿,奢華到你不捨得離開屋子──原本小小的老屋里,竟然還擁有游泳池。

現在吉隆坡的排屋動輒3百萬令吉,里面都有私人泳池。泳池已經成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品味。

也許有人試過去峇厘島做大爺,這次,也許你可以試試來45 Lekiu做大爺,在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過一個有點奢華而品味十足的夢幻假期。

■精心安排的品味居

林慶順是做廣告與電影美術指導的,他就在他喜愛的古城馬六甲水仙門(Jalan Hang Lekiu)45號買下一間毫不起眼的老屋,在老屋發揮他美術指導的本領,把他的品味與喜愛傾注其中,做成了45 Lekiu。這也是他的一個作品呈現。

45 Lekiu從一間普通的店屋,變成有閣樓的品味私宅,從家具到空間設計到隨手碰到的一切器物和視線所及,都經過他細膩的精心安排。

我買下這間屋子的時候,除了樓上的地板和紅色屋瓦我還可以想辦法把它們弄乾淨然後保留之外,其他的,幾乎一無是處,又舊又破。

林慶順爬上屋頂,發現後面可以見到古老且漂亮的青雲亭和戲台,但被屋後加建的兩層建築擋住,他毫不猶豫就把它拆掉,屋後風景立即大不相同,世界文化遺產的無敵美景就成了屋內人免費的風景,根本不需要花錢假造。

屋內的設施如衛浴間、泳池、電視、咖啡機和冷氣機等都是現代人的摩登享受,門窗家具則充滿古意,例如樓下客廳描金的大鴉片床。

這間屋子只接受網上預訂,一晚住宿999令吉,週末是1099。樓上有一個主人房,閣樓有2個單人床。

■丑小鴨變天鵝的奇蹟

如果說45 Lekiu丑小鴨變天鵝的話,又小又爛的巴剎拉馬路門牌D的變身,更是大膽得像個奇蹟,吸引的將是喜歡探尋新奇的年輕人。

整間小屋,也不過是一個房間大小,幸好有上下兩層樓,就做成樓上房間,樓下客廳和浴廁。

在此之前,這間屋子被當作貨倉,連廁所都沒有。聽說這一排屋子原來大多如此。

敲掉牆面、露出牆內紅磚,掛上幾幅古地圖,一間神奇小屋就在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點亮一盞美麗的燈。

這間屋取名The Stable,地點位與荷蘭街與雞場街之間的其中一條橫街巴剎拉馬,屬于世遺核心區。一晚的住宿費是250令吉,週末是350。同樣的,只接受網上預訂。有興趣者可以在到www.45lekiu.com www.thestablemalacca.com查閱。

林慶順喜歡老屋,擅長美術指導,在尊重老屋的心態下成功把一間兩間老屋變美,似乎讓他上了癮:我希望一間再一間再一間的做下去,然後把它們串連起,讓喜歡古城的訪客有更多的選擇。哈哈,好像變成一種嗜好了。

14年戀戀古城

林慶順是波德申人,太太是古晉人,但他們都特別鍾愛馬六甲和老屋。

他們從1996年開始,在馬六甲租屋子做生意,開了一間咖啡館。

因為租約到期,14年來這間咖啡館先後搬了好幾個地方。從吉靈街、雞場街到荷蘭街、再搬回雞場街,目前在馬車街。10年前在估俚街買了一間老屋子裝修後自己住。

總之,捨不得離開馬六甲,捨不得離開世遺區。儘管他們覺得世遺區已經太過熱鬧,因為城市規劃不妥而出現令人焦燥的交通阻塞和泊車位嚴缺等問題。他們選擇在街里走路,繼續安然的、在老街老屋里生活。

買一間屋子來玩是他們如今的嗜好,遺憾的是屋價太貴了,林慶順形容是飛天價

屋主情願放著屋子不賣,讓它爛。

林慶順發現,自從馬六甲和檳城于2007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兩地的老屋房價都飛天了,不同的是,檳城老屋更多,可供有興趣者的選擇更多,所以許多玩家紛紛在檳城買屋玩屋,其中包括建築設計界的元老和名家,檳城近年因此出現越來越多高檔次的品味私宅,帶動老屋新用的新潮流。

林慶順的這兩間摩登高檔次品味老屋,會在馬六甲帶起類似檳城的熱潮嗎?大家且拭目以待。

45 Lekiu

位置:水仙門路45

網址:www.45lekiu.com

The Stable

位置:巴剎拉馬街門牌D

網址:www.thestablemalacca.com

報道/攝影:賴碧清.. 圖片提供/林慶順


林慶順攝影巴剎拉馬的小屋內。稍微用點心思,馬六甲的古味就溢出來了。

水仙門45Lekiu外觀。

45Lekiu.躺在樓上臥室外的浴缸,就可望見青雲亭戲台飛揚的古老屋頂,這幅美景原本被一個違章建築所阻擋,該阻擋物在修復時被拆除。

品味與氣氛,是在每一個角落細心的經營。45Lekiu


巴剎拉馬一間小小貨倉,在修建前原本是如此平平無奇。Stable‧


巴剎拉馬的小貨倉變身為與眾不同的漂亮寶貝Stable 在熱鬧而黯淡的老街燃起一個瑩光似的亮點。


Stable‧雖然只有一個房間的方寸,一樣可以揮灑無盡的創意。


Stable‧小而美,古老又摩登,用心的結果是獨一無二。

林悅寫的相關文章,http://myprivatemap.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27.html

更多照片請看: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fbx/?set=a.10150160972244708.308909.535994707


峇峇人吊燈籠有講究



陳再政很熟練的把燈籠掛起來。


原來馬六甲峇峇人吊燈籠規矩很多,而且嚴格。

首先,是只有特定的日子才可以吊燈籠,平日不可以隨便吊。

二是吊燈籠的方式有嚴格的規定,燈籠也會根據這些規矩而制作。

三是吊燈籠的數目會隨著不同的節日或事項而改變,分別有1盞燈籠、3盞燈籠、5盞燈籠到7盞燈籠。

對馬六甲峇峇傳統風俗甚有研究的峇峇後裔陳再政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現在很多人,包括很多峇峇後裔,只知道峇峇會吊燈籠,卻不知道吊燈籠的意義和規矩,使吊燈籠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

我聽過有人說,燈籠這樣貴,不要收住這么浪費,所以他們每天都把燈籠吊起來。

■掛燈籠的大日子

陳再政說,掛3個大燈籠的時候,除了華人新年拜祖先前一天開始掛之外,其他時候是做大壽的時候才可以掛。

男子做大壽是在60歲、70歲、80歲、90歲等,女人做大壽是61歲、71歲、8191歲等。

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峇峇只在屋外掛一個大燈籠,那就是中間的天燈。

左右兩邊的燈籠上面寫有姓氏,比如說我姓陳,燈籠上會寫著陳府。當我們把燈籠掛上去之後,它就像一個地址,告訴人家這是姓陳的家。

但是姓陳的家庭很多,人們如何分辨這個陳家和隔壁的陳家呢?

陳再政說,接下來就看大門上的門額了。華人傳統在門上寫自家籍貫原鄉的堂號,峇峇人卻捨堂號而用字號字號通常取吉祥意義,它代表的是一個家族。例如陳再政家庭的字號是福興

■大燈籠的掛法

馬六甲的峇峇燈籠是一面有字,一面有圖畫,而吊燈籠的時候,很多人把字向內,圖畫向外,因為他們認為漂亮的應該向外。

陳再政說,上述做法是不符合傳統的。

他說,在峇峇傳統的男左女右觀念下,代表男方的左邊燈籠把寫有姓氏的一面向外,有八仙過海的圖案向內。代表女方的右邊燈籠寫有姓氏的向內,卻把畫有仙女下凡的向外。

至于中間的天燈,有字的一面向外,畫有福祿壽三星圖畫的一面向內。

陳再政強調,只有做大日子又有拜祖先的時候,才可以掛兩旁有姓氏的大燈籠,沒有拜祖先的時候,不可以掛有姓氏的大燈籠。

要在祭拜祖先的前一天把燈籠掛出來,不是祭祖先的當天。

有人住的峇峇屋子和作為祖屋(Rumah Abu)的峇峇屋子,他們所掛的兩個姓氏燈籠又有不同。陳再政說,有人住的屋子掛的燈籠是有艷麗圖案的,被當作祖屋的燈籠,是沒有花花圖案的。

■最多掛 7盞燈籠

峇峇家庭掛最多燈籠的時候,是辦結婚喜慶時。

他說,有時其中一方,男方或女方可能家里住得遠,會到其另一方的家中去進行上頭的儀式。

上頭是男女在結婚前一天進行的其中一項儀式,尤其是女方,在裝飾頭髮時,會在頭上插很多的頭簪,非常費時。

如果這是男家,男家的姓氏燈會掛在兩旁,女家的姓氏燈就掛在天燈的兩邊,加上天燈,不是5個燈籠咯。

仔細一看,峇峇屋前的簷廊下果然是有5枝掛燈籠的鐵勾。

從前的峇峇人結婚很講究,結婚隊伍會在街上遊行,遊行隊伍會有2支籐編燈籠,遊行的時候由人手持燈籠,在遊行之前一天,這對燈籠會插在家門前。

所以,前面說了樓板上面吊著的5個燈籠,加上這地面插座上的2個燈籠,總共是7個燈籠。

陳再政說,峇峇在屋外插燈籠的做法,至今仍在馬六甲一些老神廟可以看到,例如怡力路的勇全殿和干浪路的清華宮,它們在遊神前一天,都會把燈籠放出來,人們就知道第二天神廟要遊神了。

■燈籠向外散發訊息

除了像峇峇人的地址之外,陳再政說,掛燈籠更像峇峇家庭向外張揚訊息的一個方式。

人家一看我們把姓氏燈籠掛出來,就知道我們有拜祖先。

有人住的屋子,燈籠是有花的。專門用作祖屋的燈籠,是沒有圖畫的。

如果人們看到有5個燈籠,就知道一對新人都在這間屋子上頭。如果掛出7個燈籠,明天是這家人結婚大喜的好日子。

■檳甲燈籠不同

陳再政發現,檳城的燈籠仍然用紙來糊制,馬六甲現存一位做燈籠的洪師父在約20年前開始改用布來做。

紙燈籠比較便宜,最多可以用十多年,很快就舊和損壞。馬六甲的布燈籠,就可以用很久。

至于燈籠的底色,陳再政說,傳統上都用白色,褐色是因為用久以後變色所致。

知道傳統的人,我們都會堅持燈籠的底色是白色,不會接受其他顏色。

報道/攝影:賴碧清


峇峇人在特別的大日子才會掛3個燈籠。圖中可見,天燈的兩旁還有兩個掛燈籠的鐵勾。


峇峇人每月的初一十五只能掛天燈,不能掛姓氏燈。


左邊的燈籠代表男子,要把寫有姓氏的那一面向外。


右邊的燈籠代表女子,寫有姓氏的一面向內,畫有仙女下凡和字號的一面向外。


代表男子的燈籠,畫的圖案是八仙過海


天燈向內的圖畫是福祿壽三星。

另有相關文章,李永球談傳統家門大燈,http://www.sinchew.com.my/node/148944

培中師生走出校園走進古城




培中戶外教學隊伍在三寶山頂參觀永春公司義塚。


(馬六甲14日訊)培風中學趁著馬六甲歷史城紀念日前夕,于今日舉行戶外教學,全校2千多名師生紛紛走進古城認識馬六甲。除了解多元文化與古蹟之外,也開始走進自然,看老鷹、看海龜。

培中校長張永慶說,這是該校第二年舉辦戶外教學,除了強調本地多元文化特征,今年也特別安排學生較集中考察各族的宗教場所、馬來民族之生活環境與情況、娘惹及仄迪文化等。

其中遊三寶山的活動,則邀請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及甲華堂青“三山九九”工委會代表做更深入的導覽。

自然考察隊邀請到校友吳詠駩帶領學生到丹絨端看老鷹等

“我們希望引進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參與下一次的戶外教學,也考慮明年邀請有興趣的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學習與出遊。”

培中全校2千多名師生分成6組出遊,分別是會館組、祈禱所與仄迪村組、百年建築與歷史山丘、博物館組、自然生態組、甘榜摩登與傳統手工業組。

會館組到訪的地點包括應和會館、客屬公會、福建會館、海南會館、興安會館、茶陽會館、潮州會館與林氏宗祠。

祈禱所和仄迪村組到訪的地點包括聖芳濟教堂、甘榜吉靈回教堂、甘榜于汝教堂、青雲亭等。

百年建築和歷史山丘組到訪的地點包括聖約翰山、紅屋、老街、三寶山等。

自然生態組到訪的地點包括動物園、植物園、丹絨端、海龜培育中心等。

甘榜摩登和傳統手工業組參觀的內容包括蜡染、三寸金蓮等。

蔡珊珊副校長說,這次的戶外教學是按班級來分組,行程和內容由老師和學生進行組織。


張民生向培中戶外教學隊伍講解三寶山的公司墳墓特色。

培中學生聚攏聆聽李永球(前排左二)講解一個特別的小墳墓。

培中學生在三寶山高興的發現“印度神樹”。

李永球在三寶山發現康熙年間的古墓。


培中戶外教學三寶山的80名組員與導覽員全體合影。

左起為張永慶、鄧秀蓮、王毓詩和蔡珊珊。


-------------

甲華堂青“三山九九”工委會,希更多人成三寶山代言人


(馬六甲14日訊)甲華堂青“三山九九”工委會希望更多人加入三寶山的導覽,成為馬六甲和三寶山的代言人。

“三山九九”工委會4名代表,今日為培風中學戶外教學80名師生進行特別的三寶山導覽。4名代表是張民生、謝振偉、陳明岳和楊博鈞。

工委會主席張民生說,他發現學生對三寶山並不恐懼,而且充滿好奇,包括墳墓的設計和花草樹木都有興趣。

帶領三寶山組的鄧秀蓮老師說,這次獲得李永球和甲華堂青的協助,使行程內容更豐富和有趣味。

恰好受邀到馬六甲【講古堂】演講的太平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今天也成為三寶山墳墓的導覽員。

李永球表示對三寶山並不熟悉,因此是帶著學習的心情來參加。

李永球解釋說,北馬的墳墓與馬六甲的不相同,馬六甲的多為閩南和客家風格,而且年代較久遠,還可以找到康熙和乾隆年代的,其中甲必丹陳承陽的墓保持了非常傳統的漳州造型。檳城的名人古墓如鄭錦貴的是他見過本國最華貴的。

培中多名學生對今日的三寶山導覽留下深刻印象。

陳君佳說,通過這次的導覽,他開始認識三寶山的華人的墳墓,了解當年政府曾經想要剷平三寶山的風波,也第一次在三寶山上看到許多外國遊客一定要看到的馬六甲海峽。

李欣慧說,她不是本地人,這是她第一次到三寶山。她開始認識張氏清河堂、知道許多從來沒學過的知識。

陳星穎說,她除了學到墓與碑的設計,還學到海芒果可以去鼠患。

陳皆城說,他學到墓手之上的蓮花、燈、印斗等等的含義,也明白原來馬六甲峇峇的墓除了華文字,還會有英文字。

陳偉豪說,他在山頂看到與馬六甲歷史很有關係的烏貝島,知道從前的殖民統治者從這個島採紅色鐵鏽石運到馬六甲河口打造城堡。

蘇傳瑜說,通過戶外教學的出遊,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他也在墓碑上學到三房四房是孩子的排序。

相關新聞::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38167?tid=8

培中響應“文化付費”,取得不俗成績




李永球介紹我國錫礦史上的重要戰役──拉律之戰。



(馬六甲13日訊)培風中學響應“文化付費”概念,趁著邀請著名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到週會演講,第一次推動“文化付費”即獲得全體師生自由樂捐2千100令吉。培中校長張永慶表示,這次樂捐所得令人鼓舞,將善用這筆文化經費,邀請更多文化工作者到校演講交流,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來自太平的李永球今午到培風中學週會演講“擁抱太平”,給全體師生介紹太平的文化、歷史與古蹟。張永慶在會後受詢時,發表上述談話。

張永慶解釋說,“文化付費”是馬六甲文化人提出的一個口號和運動,培中“關注社會脈動”,故予響應和推動。

“陳蓉的逝世和陳徽崇的遭遇,給華社帶來很大沖擊。”

他認為,對文化人的認同,可以從“支持、鼓勵、欣賞和尊重”四個層次來一步一步進行。他感謝該校老師協助宣導下,讓同學明白“文化付費”的意義,並取得不俗的成果。

培中副校長蔡珊珊說,這次推動“文化付費”,事先與老師們開會討論過,取得共識才向學生進行宣導。

“可以感覺到學生反應很好,希望漸漸養成學生為文化付費的習慣。”

李永球說,這是他第一次面對2千多名學生的演講。他發現學生都很用心聽,不會吵鬧。

“我希望從永平拆古廟的例子,啟發學生要愛護馬六甲的古蹟。”

張永慶希望通過往後的一系列文化講座,可以培養學生有更厚重的人文內涵。

李永球在介紹太平的歷史時說,太平原來叫做拉律(Larut),歷史上有過3次重要的“拉律之戰”。他也介紹了全馬第一條火車路位于太平的砵威、全馬面積最大的紅樹林,全馬最大的炭窯區等等。

蔡珊珊說,一些同學剛在歷史課本上讀過“拉律之戰”,但對課本以外的太平仍然不了解,今天通過李永球的介紹,大家對拉律的了解就超出課本許多。


李永球在培中週會向全校2千多名師生介紹太平的歷史與文化、古蹟。


蔡珊珊:學生開始知道拉律戰爭歷史課本以外更多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