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

曾在三寶山上起舞的沐浴節



40年前,人群在三寶山聚集載歌載舞慶祝沐浴節的情形。

文字/賴碧清,資料與照片提供/三寶井歷史茶室

你聽過馬六甲有馬來人過沐浴節的習俗嗎?1971年,他們甚至跑到到三寶山上,圍著馬來墳墓唱歌跳舞來慶祝沐浴節。

根據“三寶井歷史茶室”向社區居民取得的2份1971年剪報,讓人頗感意外馬六甲有過吸引國內外數以萬計人潮參與淋浴節的習俗和盛況,如果這項傳統節日還存在,也會是馬六甲世遺旅遊業的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旅遊產品。

根據1971年4月22日的一篇剪報稱,馬六甲市區三寶山的山頂上,于4月21日中午突然出現數百名青年男女老幼的馬來人,並吸引更多好奇者上山圍觀,原來這些男女老幼是在山上載歌載舞大跳弄迎舞慶祝沐浴節,有些人則坐在山上幾個馬來墳墓的四周閒聊。報導說,這些人也無法解釋為何到三寶山上聚集和歌舞,報導也沒有說明沐浴節的由來。

在同日的另一篇剪報,則說在馬六甲各地都有人聚集歡慶沐浴節,尤以丹絨吉多海邊最人山人海 ,近十萬來自馬新各地的青年通宵達旦的在椰林樹下歌舞歡樂。人潮于4月20日下午5時開始涌現,節目于下午7時開始。

報導說,該年的盛況比往年熱鬧,但那古老而具有民族風味的歌舞和牛車隊已經不知去向,代以浪漫的吉他樂隊和瘋狂的搖擺舞,數以萬計的觀眾圍著爭睹。除此之外,便是小販及香煙廣告的天下。椰樹下、海灘上、草叢邊都有男女在傾訴衷情。

可惜的是,這2篇剪報都沒有說明,沐浴節是什么來由。今天這個節日已經沒有再舉行,現在也沒有人知道沐浴節的詳情。


40年前,丹絨吉多海邊人山人海歡度沐浴節的情形。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白宮電髮院,美麗半世紀



新娘化妝,也是白宮電髮院姐妹們當年的拿手好戲。


文字/賴碧清,資料與照片提供/三寶井歷史茶室

三寶井一帶,很有一些特別的老店,而且這些超過半世紀的老字號還在經營著。其中最大間的老店,當然要數“永盛”。其中最講究美的老店,絕不能不提“白宮”。三寶井的白宮電髮院,承載了當年許多追求美麗與新潮的“潮人”的共同回憶。

看到“白宮”這樣的名字,就知道它絕不年輕。白宮電髮院是由目前的經營者陳雅雲的大姐陳來珠于1955年開創,後來一家5姐妹都在此店內攜手共創一番美麗的事業。

陳雅雲當時在報章上看到一則美國白宮當年的新聞報導,認為“白宮”這名字聽起來好聽,也容易吸引人。在白宮之前,這間店原來是5姐妹的父親經營的“南勝雜貨店”。

陳雅雲的母親後來拿了幾個名字去問師傅,師傅最終也選擇了白宮。“白宮電髮院”也就由此而生。

幾年後,政府規定不能使用白宮為名,但白宮電髮院是在條例生效前成立,因此理髮院的名字並未受影響,一直使用至今。

陳家5姐妹因為在理髮院的環境長大,逐漸也都通過學習,成為理髮師。

在白宮的全盛時期,小小一間店有十多人工作,而且還有制服。白宮提供的服務,除了剪髮、電髮,還有當時去宴會時要做的“恤髮”。

一年最忙碌的時候,當然是華人新年前的一個月開始一直忙到除夕夜的凌晨才能收工。除夕收工之後,幾姐妹休息了幾小時,就赴新加坡度假,這是當年流行的過年方式之一。

最小的妹妹于80年代從英國回來之後,白宮從只做女客變成unisex,並增添了美容服務,而且開始為很多慈善晚會辦慈善服裝秀等,白宮的名氣更為響亮。

如今三寶井一帶不如當年重要和熱鬧,白宮的生意也不如當年旺盛,只剩下三姐妹還在維持與熟客的熱絡關係。儘管如此,姐妹們仍然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時時出國進修,追上最新潮流與技術。

白宮,是三寶井社區半世紀的美麗一頁。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60515?tid=8

早年的白宮電髮院,中間還掛著“南勝”的招牌,全體員工都要穿制服。

一間小店十多人穿制服工作,由此窺見白宮電髮院當年的盛況。

走過半世紀長長的时光長廊,今天“白宮電髮院”的招牌
依然亮麗的照耀古老的三寶井社區。

門上白宮電髮院的典雅招牌,教人忍不住懷舊。

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

三寶井大水災



1971年從三寶山俯瞰甘榜武吉支那大水災的情形。
圖中可見如今文西阿都拉路(俗稱銀行街)旁的古老回教堂,是一個明顯的地標。


文字/賴碧清,照片提供/三寶井歷史茶室

從前相機是貴物,很少人能擁有。只有大件事才有機會拍照留影。例如,大水災。

馬六甲有過幾次大水災,現在有些地方仍然逢雨浸水。

但人們特別印象深刻的,應該是1971年的大水災。那時候擁有相機的人也比較多,留下的水災照片也最多。

最近從三寶井社區收集回來的大事件照片中,也以大水災為多,甚至還有特為水災照片出版的書。

其中一張水災舊照片,是三寶山下的甘榜武吉支那的水災鳥瞰。從照片中可見,雖然南北大道己經穿行寶山亭前,但如今的銀行街還未出現,還是甘榜武吉支那的一部份。華美大酒店等高樓也還未出現,三寶山下的古老回教堂還是明顯可見的地標。

因為紀錄水災,這張照片無意間留下了當時的古城面貌,也是難得一見的一張照片,從三寶山俯瞰的一次。


1971-馬六甲大水災_1月5日出德成五歲

三寶井,救大旱

大旱災時,井是救命的地方,這時有人帶發電機與抽水機來井邊抽水。

報導:賴碧清(三寶井歷史茶室提供舊照與資料)

1962年,馬六甲發生大旱災,連續4個月沒有下雨。

住在三寶井的人當然不是真的住在井里,每天還是要去井邊挑水。日夜為水忙,也是這些住在“井”區的居民不可避免的辛勞。

每天負責洗衣、打掃、煮吃的女人,在水荒時是最辛苦的人。

老街坊邱美英說:馬六甲旱災的時候,女人都像“肖查某”(瘋婆)似的,什么形象也不管,有水來就忙著去裝水了。”

大旱災時,政府每天固定時間會用羅里通過水管派水給人民。在家的女人、老人和小孩都放下家務,拿水桶趕在羅里后面排出長長的人龍和水桶陣。

1962年,寶山亭前的四方大井因為開路被剷平,之後即發生旱災。三寶井人在“晃發電池”東主吳亞毛帶領下,籌錢再挖過2口圓井,拯救大旱之下的社區子民。數十年來,每逢馬六甲旱災,2口井的水就是人民的解困甘露。

這2口井至今仍在,當時為挖井籌錢立的石碑也還在。但因自來水的普遍,旱災很少發生,井已經沒有人用。

從收集到的2張老照片可以見到,人們不分男女老少,都在井邊忙著排隊取水。這樣的鏡頭,自1991年的大旱之後,應該不會再重演了吧?


1962年馬六甲大旱災,人們在三寶井人新挖的2口井邊排隊取水。

四排坡的“天長節”牌樓



四排坡通往三寶井的路口建起的慶祝“天長節”的牌樓,
應是日治時期(1942-1945)所建,慶祝日本天皇生日。


報導/攝影:賴碧清(三寶井歷史茶室提供舊照與資料)

四排坡像一個交通大樞紐,連接早年最重要的幾條街,三寶井、河邊街、板底街、武雅拉也路、新路,至今依然。這幾條街道依然繁忙,關係依然密切,只是都從馬車人力車改成了汽車電單車等,雙程道改成了單程道。而“四排坡”這個名詞,卻已經漸漸消失,隨著長輩們慢慢走進歷史的長廊。

但藉著回憶,歷史再次復活。四排坡再次顯示它的風光。

三寶井社區居民的回憶中,必然有四排坡,那是他們與其他社區交流的必經之處。除了大廣告牌會爭取在這個人潮流動的樞紐大作宣傳之外,許多重大的事情,也會在四排坡展示。

一位居民回憶說,估計約在1945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之間,接近日軍投降時,有一位二十幾歲、相信是峇峇的男子在聽到日軍即將投降的消息後 ,過于興奮,到處向民眾宣佈好消息。由于當時仍是日本人統治,日軍知道後就將他砍頭示眾。當時,被害者的人頭被置放在一張凳子上,然後擺在當時最繁忙的四排坡街頭,藉以向民眾展示日軍的威嚴仍在。受害者的人頭放到發臭,有人心生不忍,將他埋葬。

這是一則慘痛的回憶。當然也有喜慶的回憶,例如這張舊照。

這是一個牌樓,立于四排坡進入三寶井社區的路口,即今天的天猛公路口。牌樓上寫著“馬拉加華僑慶祝天長節大會”。

一名老居民說,這個牌樓是在日軍投降後,一個叫“十二鄉”的組織為慶祝“雙十節”而立的。他說,這個“十二鄉”組織的招牌還可以在怡力一帶被看到,但確切的位置他卻說不清楚了。

但另一位居民卻說,這個牌樓是日本人所建,其實是一個恥辱的展示。

網上查尋資料所得,天長節源自中國唐朝時玄宗皇帝的生日。唐開元十七年(729年)改稱“千秋節”,20年後即天宝七年改為“天長節”。“天長”來自《老子》的“天長地久”一詞。相對的,皇后的生日在大戰前稱為“地久節”。日本人早年從唐朝學回不少文化,後來日本天皇生日也稱作“天長節”。

天皇誕生日是日本節假日之一,是慶祝今上天皇(在位中的天皇)生日的日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又稱為天長節。現在仍會在皇居有一般祝壽儀式。

如此看來,人靠記憶所作的口述歷史有它的趣味性和不確定性,但可供參考和進一步研究。
有興趣者可以拿著這張照片去街頭對照,可以發現三寶井這條街還相當程度的保持了半世紀前的樣子。

三寶井與培三



陳占源,為三寶井社區子弟的教育有巨大的貢獻。


報道/賴碧清(三寶井歷史茶室提供照片)

培才學校在二戰結束之後沒有復辦,但三寶井社區孩子不能沒有學校。

熱心教育的興安人陳占源于1949年召集民眾創辦,最初租下三寶井橫街70號為校舍,首任校長是楊紹震。1957年1月正式遷入三寶山腳下的新校舍上課至今。

從舊照片中可見,早年的三寶山正如三寶井社區的人所說:山上光禿禿,很曬;不像現在很多樹,涼得多。

陈占源除了一手创办培风第三小学,出任首任董事主席,還担任過培风学校,平民学校与培德学校的董事主席,可見他對华教发展的貢獻。

他高瞻远瞩,预见未来的教育需求。他說過:我们这一代的人不认识字,勉强可以找饭吃,下一代如果还是目不识丁,肯定要吃苦头!

陈占源在下列年代,担任四间中小学的董事主席职位:
培风第三分校(1949-1950,1953-1954)。
培风中学(1949-1950)。
平民学校(1955-1956)。
培德学校(1959-1963)。

今天的三寶井街坊,一定很多培三校友,希望他們不曾忘記為他們創辦學校的陳占源。


培三師生在三寶山下開會的情形。後面可見三寶山光禿禿一片。

培三在三寶山下的新校舍開幕典禮,攝于1957年1月,
這些校舍到今也沒有什么改變,依然保持完好。




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

三寶井的第一間學校



培才學校舊址(1936-1942),日軍來後就關閉。

報道/賴碧清(三寶井歷史茶室提供資料)

從前的人,讀書不容易,要靠社區裡的鄉團和鄉賢,出錢出力,造福社區子弟,也為自己的孩子有個方便學習的地方。

三寶井的孩子也算幸福,1936年代就有過培才學校,由惠安建築聞人陳祈來建議創辦,以解決三寶井一帶兒童就學問題。這項建議獲得惠安公會理事會通過,並以現在惠安公會對面的4間屋子,即門牌79至85號為校舍,命名為“培才學校”,首任校長為何益謙。

培才學校後來并入馬六甲公立學校系統內,與培風、培德、平民合組成“公立四校董事會”,一切行政和經濟等統籌統辦。學校也因此易名“馬六甲華僑公立培才學校”。

但在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南侵時停止運作,戰後因無人負責而無法復辦。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59204

半世紀前的出殯遊行

從前相機不普遍,街道的舊貌需從出殯照中尋找。(三寶井社區舊照)

現代出殯隊伍,靈車是冷氣豪華車。


報導/攝影:賴碧清(“三寶井歷史茶室”提供舊照)

這張來自三寶井社區居民的舊照片,不知道年份。從“M”的羅里車牌和人物的服飾來推測,應該是在1950或1960年代。

從前相機不普遍,街道舊貌通常要從出殯的照片中才得瞥見。例如這兩張舊照片就是一個例子。

圖中可見,靈車正經過“亞洲茶室”,這間茶室今天還在繼續營業之中。茶室前的小朋友們今天都年紀老大了。亞洲茶室隔壁的雜貨店“福發”,還是同樣的家庭在經營著。遠處可瞥見1955年創立的“白宮”招牌,可推測此照攝于1955年之後。

出殯靈車的羅里上,是一個講究的大蓋子,如果棺內的是女人,蓋子上面是一只鶴,如果是男人,則是一只獅子做裝飾。蓋子周圍飾以許多八仙的人物和花草等吉祥裝飾。

另一張照片是出殯的儀仗隊伍,今天一些比較講究的出殯儀式還是可以見到類似的形式,但簡化許多。相同的是,出殯隊伍還會在街上走一段,像征親友陪逝者走過人生“最後的路程”,但路程也簡短許多了。圖中可見老屋們幾乎都獲得極大程度的保留,包括“大三元”等的短小建築。這些店子的有些營業內容已經改變。

第三張是半個世紀之後現代的出殯隊伍,後面有車頭照的靈車是一輛豪華客貨車,不再用羅里。儀仗隊更是簡化到最簡單。此圖攝于哥打拉沙馬納花園。


半世紀前的出殯遊行隊伍。(三寶井社區舊照)

三寶井的美麗傳奇



16歲的羅桂英。

62歲的羅桂英笑看16歲的青春少艾。


報導/攝影:賴碧清(三寶井歷史茶室提供舊照)

如果說大美人林青霞美麗到今天57歲是一個“美麗的奇蹟”,那么三寶井的羅桂英一直都比林青霞美麗多5年。

羅桂英今年62歲,從小到大到老都有人讚她美:“以前聽人講過我是三寶井美后。”

這么美,可是沒有嫁到。羅桂英有點遺憾,但仍帶著燦爛的笑容說:“可能沒有緣份。最重要平安喜樂,平凡過一生也是一樣過。”

也不是沒有人追求過,也有人作媒,介紹,但都沒有成功。

“也有很多條件很好的,經濟條件、品德都好。可能我真像人家講的,眼界太高,太挑剔,沒有給人家機會,沒有珍惜機會。”

羅桂英要勸後來的人不要學她這樣,錯過許多。

其實羅桂英最遺憾的是沒有把書讀好。

她說,1954年父親就去世,36歲就守寡的媽媽每天晚上都去戲院看電影。三寶井附近的戲院很多,最靠近的西湖戲院、佳必多戲院是每晚必到,一晚看兩三場電影是平常事,5歲的小女兒成為媽媽看電影的最佳良伴。

“那個年代,沒有什么消遣,也沒有旅行,就只能看戲。華人戲看完了,看馬來戲、印度戲。”

就這樣陪媽媽每天晚上看電影長大,在培三上學的羅桂英讀書馬馬虎虎:“因為看戲太多,沒有讀到書。”

16歲那年,姐姐去拍畢業照,她跟著去拍個人照:“一世人就去相館拍過這一回。”

拍照地點是板底街靠近板底橋的銀燈相館,一共拍了3款,選了其中一款洗了半打,6張只送出2張給朋友。

另一張生活照,是羅桂英30歲時在古城門前面拍的,更加美艷動人。

羅桂英美麗到62歲的秘訣是什么?她笑容可掬的說:“開心的人不會老。”


30歲的羅桂英在古城門前留下艷麗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