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0日星期六

马来饮食,华人风味

民以食為天,【美食坊】歡迎你把最愛吃的街坊美食介紹給讀者。
欲提供情报者,请联络“古城版”采访部负责人06-2845088

莫哈末哈密的椰漿飯看起來式樣簡單,入口特別香滑。

马 来 饮 食 ,华 人 风 味

莫哈末哈密(48岁)的马来小食档卖的食物,特别受到顾客的喜爱,连外州来的顾客也必需到此打包,才敢回家向太太交差。

莫哈末哈密的食物是不是最好吃?恐怕那是很难得到比较的,因为他煮食的方式和食物的风味,与其他的马来小食档很不一样。也可能因此,受到马来顾客、华人顾客和其他人的喜爱。

莫哈末哈密这是第一次接受报章访问。

他在受访时直揭他与其他马来食档不同的秘密所在:“我有一位很会煮吃的娘惹妈妈。她教会我煮华人的食物,这是其他马来档没有的食物和风味。”

他的小档子就在住家旁边的空地,他的家位于甘榜拉班星期二夜市场草旁边的一间角头屋,格南葛路2/1,门牌281

小档子每天开档的时间不长,卖完就收,从下午4时开始,不到7时就卖完了。星期五休息。

“卖得快,但准备很花工夫,我从早上7时就开始做准备。

■只卖几样拿手饮食

其实,莫哈末哈密的档口卖的食物并不多样,只有椰浆饭(Nasi Lemak)、鸡饭、薄饼和炸春卷。也许,好吃的东西其实贵精不贵多,其实只要有一样顶顶好吃,已经足够。

莫哈末哈密的椰浆饭和鸡饭都是用蒸的,不是用饭煲煮的,吃起来别有风味。

“我们马来人的椰浆饭都是用蒸的啊,从来都不是用煮的。

别人的椰浆饭用蒸的,他的椰浆饭也用蒸的,为何他的特别好吃?

“呵呵呵,即使我们用的料一样,也会不一样口味。秘密是什么?秘密就在时间的差别。一般上他们蒸2小时,我蒸3小时,蒸够时间,饭才会香。

火候的差别,让他的饭入口香醇。

他的鸡饭除了饭香,还要配上他独沽一味的浆油卤鸡腿。

“这是我妈妈教我的。卤鸡也是我最爱吃的妈妈的食物。

■妈妈是顾问

莫哈末哈密原本是电讯公司的一名书记,13年前他毅然辞去这份稳定的工作,回家开档。

“我对商业很感兴趣,一直想出来做生意。

莫哈末哈密家里有4名兄弟3个妹妹。妹妹们都小过他,所以爱煮食的莫哈末哈密就有很多机会从十七八岁开始跟妈妈学煮。

决定出来开档做生意之后,莫哈末哈密每次煮了食物都会带去给父母尝。

“我的妈妈都会在品尝过后,告诉我要如何改进。我爸爸的要求也很严格的……

莫哈末哈密的飲食顧問媽媽1年前過世了,他的檔口也成了街坊的最愛,有些人每天下午都來吃一碟香噴噴的椰漿飯,或配上滷雞的雞飯。

莫哈末哈密和他的蒸飯。

薄餅和炸春卷,也成了莫哈末哈密這個馬來檔的主要美食。

大大的一塊滷雞腿,配上莫哈末哈密3小時蒸出來的香噴噴雞飯。

莫哈末哈密的小食檔有大樹遮蔭。

莫哈末哈密的兒子和太太忙於為顧客打包。

莫哈末哈密手勢熟練的三兩下就炒起搭配椰漿飯的一大盤蕹菜。

馬來飲食華人風味


莫哈末哈密(48歲)的馬來小食檔賣的食物,特別受到顧客的喜愛,連外州來的顧客也必需到此打包,才敢回家向太太交差。

莫哈末哈密的食物是不是最好吃?恐怕那是很難得到比較的,因為他煮食的方式和食物的風味,與其他的馬來小食檔很不一樣。也可能因此,受到馬來顧客、華人顧客和其他人的喜愛。

莫哈末哈密這是第一次接受報章訪問。

他在受訪時直揭他與其他馬來食檔不同的秘密所在:“我有一位很會煮吃的娘惹媽媽。她教會我煮華人的食物,這是其他馬來檔沒有的食物和風味。”

他的小檔子就在住家旁邊的空地,他的家位於甘榜拉班星期二夜市場草旁邊的一間角頭屋,格南葛路2/1,門牌281。

小檔子每天開檔的時間不長,賣完就收,從下午4時開始,不到7時就賣完了。星期五休息。

“賣得快,但準備很花工夫,我從早上7時就開始做準備。”


■只賣幾樣拿手飲食

其實,莫哈末哈密的檔口賣的食物並不多樣,只有椰漿飯(Nasi Lemak)、雞飯、薄餅和炸春卷。也許,好吃的東西其實貴精不貴多,其實只要有一樣頂頂好吃,已經足夠。

莫哈末哈密的椰漿飯和雞飯都是用蒸的,不是用飯煲煮的,吃起來別有風味。

“我們馬來人的椰漿飯都是用蒸的啊,從來都不是用煮的。”

別人的椰漿飯用蒸的,他的椰漿飯也用蒸的,為何他的特別好吃?

“呵呵呵,即使我們用的料一樣,也會不一樣口味。秘密是什么?秘密就在時間的差別。一般上他們蒸2小時,我蒸3小時,蒸夠時間,飯才會香。”

火候的差別,讓他的飯入口香醇。

他的雞飯除了飯香,還要配上他獨沽一味的漿油滷雞腿。

“這是我媽媽教我的。滷雞也是我最愛吃的媽媽的食物。”

■媽媽是顧問

莫哈末哈密原本是電訊公司的一名書記,13年前他毅然辭去這份穩定的工作,回家開檔。

“我對商業很感興趣,一直想出來做生意。”

莫哈末哈密家里有4名兄弟3個妹妹。妹妹們都小過他,所以愛煮食的莫哈末哈密就有很多機會從十七八歲開始跟媽媽學煮。

決定出來開檔做生意之後,莫哈末哈密每次煮了食物都會帶去給父母嚐。

“我的媽媽都會在品嚐過後,告訴我要如何改進。我爸爸的要求也很嚴格的……。”

莫哈末哈密的飲食顧問媽媽1年前過世了,他的檔口也成了街坊的最愛,有些人每天下午都來吃一碟香噴噴的椰漿飯,或配上滷雞的雞飯。

----
圖說:
m528a01
莫哈末哈密和他的蒸飯。
m528a02
莫哈末哈密的椰漿飯看起來式樣簡單,入口特別香滑
m528a03
薄餅和炸春卷,也成了莫哈末哈密這個馬來檔的主要美食。
m528a04
大大的一塊滷雞腿,配上莫哈末哈密3小時蒸出來的香噴噴雞飯。
m528a05
莫哈末哈密的小食檔有大樹遮蔭。
m528a06
莫哈末哈密的兒子和太太忙於為顧客打包。
m528a07
莫哈末哈密手勢熟練的三兩下就炒起搭配椰漿飯的一大盤蕹菜。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长短镜】1.仿造水车“见证”甲河口历史

州政府在马六甲河口的大水车,要“再次见证"河口的繁荣。







2009年3月28日

仿造水车“见证”甲河口历史

马六甲河口的水车被政府定位为“马六甲苏丹王朝水车”,并“再度见证港口的诞生”。

根据州政府建在河口的大水车,最近竖立了一个新的说明牌子。牌子上说,马六甲在十五与十六世纪曾经是一个繁荣的港口,最高峰时曾有约千艘船停泊在此,港口流传84种语言,河口的水车是汲水给商贾们用的。

“水车通常出现在水流很急的地点,水车的技术可见于叙利亚、中国、印度和欧洲。这个13米高的马六甲苏丹王朝水车将再次见证这段繁华港口历史。”

马六甲于去年77日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大水车建成之后不久,马六甲就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首席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阿里在前2年游览中国丽江古城回来之后,宣称将在河口仿造丽江水车,同时派州秘书到叙利亚考察水车。

水车在河口建成之后,有一些人认为,丽江水车与马六甲历史没关系,与古迹不协调。不过,也不少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与水车为邻的是在出土城墙遗址上打造的仿古城堡,两者目前被美化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区


大水车的墙梁放上“马六甲苏丹王朝水车"的字样。








河口大水车出现新的牌子,说明大水车的来龙去脉。

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客家阿媽的水糕

客家阿妈传下来的嫩滑水糕,令人回味再三。

客 家 阿 妈 的 心 事 盈 碗
柔 滑 如 泪 卖 水 糕


在充满母亲节气氛的5月,吃一碗满盈客家阿妈心事的传统水糕,是别有意义的。

水糕是很外貌平凡的客家点心。在美味的配料之下,原来平淡米糕之中的柔滑,需要一点入口时的留心,才会品味得到。

会做传统水糕的,主要是客家人和潮州人。糕,一样都是米做的糕,调味料也大致相同,都是菜莆和豆酱,潮州人的咸一点,客家人的有咸也有甜。

制作糕点在武雅拉也小贩中心档口售卖的林春治(64岁),是从小就爱做 的福建人,但她最拿手的水糕,却是向一位客家老婆婆学的。

“那时我才七、八岁,一位挑担卖水糕的客家阿婆每天都会停在我家门前一段时间。她的水糕很好吃,生意很好。我和妈妈都爱做糕,她也肯教我们做,就这样学起来了。"

她的水糕的调味料,包括炸好的菜莆、蒜米碎、辣椒酱、带咸味和一点甜味的豆酱。

“我做的味道,完全是当年她教我们的,应该是传统的客家味。我听说潮州人的水糕酱料有放一点猪油,我的没有,我的蒜米多一点。"

■令人思念的美点

后来客家阿妈没有卖之后,思念好吃糕点的林春治和家人就自己做来吃。

“我家有十多二十人,一做就很多。我的父母很喜欢吃我做的糕,尤其是水糕。每次我做,他们都会大赞我做得好吃。"

林春治的妈妈也是做传统糕点的高手,林春治跟妈妈学会做福建人的传统菜包,红龟 等。四五年前开始,朋友邀林春治做糕到她家对面的武雅拉也小贩中心售卖,她就开始在家做糕点,让其他姐妹顾档口,竟也生意不俗。

档口每天卖两回,早上一轮,晚上一轮。林春治为了保持糕点的新鲜,一天做 2回,绝不含糊的把早上做的糕卖到晚上去。

由于糕点极有传统特色,而且卖相不错,曾吸引外国媒体的访问。在本地,这次访问倒是第一回。

■客家阿妈的心事

林春治说起教她做水糕的客家阿妈,就替她感到心酸。

那时候,林春治七八岁时,武雅拉也小贩中心的地点原来是“福利部",也就是今天的少年少教所。福利部后来搬到阿赖,就是今天的亨利葛尼少年少教所。福利部建筑拆掉之后,才建了今天的小贩中心。

林春治说,客家阿妈当年也60多岁了。她每天到林春治家门前卖糕,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每天见她儿子一面。

“她说她忙于做糕卖糕忙于找生活,结果儿子进了福利部。她每天来这里卖糕,顺便可以看看在福利部围篱内活动的儿子。"


■福建阿妈留下的水晶菜包

林春治福建人,她最受欢迎的拿手 点,除了客家水 ,当然少不了她妈妈传给她的菜包。

她做的菜包最难得的是薄薄的外皮,晶莹剔透,入口可化。因此有人称它为“水晶菜包"。

除了做给档口卖,林春治也接受订制。粽子、红龟 、年糕、发糕、水糕、菜包、芋头糕、金瓜糕……应有尽有。

传统糕点传承了妈妈的传统口味,因为林春治的巧手,古城市民在闹市之中继续得享古早美味,补偿对妈妈的思念。


客家老妈妈当年就坐在这幅墙下卖水糕,
以便每天探望被收留在对面“福利部"被感化的儿子。



一碗看起来平凡、平淡的水糕,经过调味,
就变成令人怀念的美味。


林春治的妈妈留下2个这样的铜盘有百年歷史。
铜盘因为够重,搓面团时可以很稳。

用天然花朵染色的红龟糕,很有娘惹的风情。

水晶一样的菜包,是福建阿妈留下的巧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