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的陳溫源鐵橋,橋上有4盞氣燈。造橋人的名字已經被遺忘,今天大家管叫它鬼門關橋,政府釘的牌子叫甘榜爪哇橋(Jambatan Kampung Jawa)。遠處可見當時殘舊不堪的聖芳濟教堂的尖頂。
相隔120年之後,橋的風景幾乎不變,只是橋下再也不見爪哇人沿岸停泊的許多船只。
馬六甲古城區內有個地方名,叫人聽了心里一震,那就是“鬼門關”。“鬼門關”里沒有阎羅王,也沒有孟婆,卻還真的有一道跨過馬六甲河的橋,及連接橋兩頭的窄小街巷。
這裡原來不叫“鬼門關”,原來它也是一個非常熱鬧甚至是先進屋業發展的成果。
站在橋上兩邊望,橋兩頭小小窄窄街道都已經非常寂靜,雖然它們連接的兩條街道,板底街和武雅拉也路,至今仍然車水馬龍,許多大頭家、商界泰斗仍然在這車水馬龍之間以非常溫和的低姿態安然的過著數十年甚至過百年的好日子。
橋的兩頭是小小的街巷,靠近武雅拉也路這一頭的小街巷呈U字形,叫新街,後來叫“日本街”,馬來名則一直叫做“Java Lane”(爪哇巷),它的旁邊就是甘榜爪哇。
橋的另一頭是更加小的街巷,叫“橋街”(Jalan Jambatan),“橋街”連接早年華人大頭家最多的板底街,當年興建橋街和橋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希望把板底街滾滾的財源引過去新街。
望文生義,“橋街”是連接橋的街,新街是“新的街道”。新街也是馬六甲第一條有“屋業發展”概念而建的一條街,“發展商”是陳溫源、陳溫強和陳溫興三兄弟,也是當時的大頭家。
這一道橋和兩頭的街,後來如何變成人人聞之色變的“鬼門關”呢?
今天也有人把橋稱為“奈河橋”,越叫越神似,只差沒有在橋邊開間店請位老太婆賣“孟婆湯”,有煩惱的人可以在此喝一碗“孟婆湯”,從此忘卻前事,投胎再世為人。
陳氏三兄弟於1885年開始打造新街,河上的鐵橋建於1887年,以便把板底街的財源引過來新街。陳家三兄弟把原本一堆雜亂無序的木屋村貌變成兩排統一格式的85間磚砌排屋,一邊店面較小,另一邊店屋面較大,建築風格融合當時流行的荷蘭窗、英國規定的五腳基、中國吉祥的牡丹花、芭蕉葉和穿雲龍等。2層屋之間有防火安全的巷道間隔,這巷道的間隔也是衛生和空氣流通的設計。
當新街還新的時候,這里是人們吃住工作和玩樂的新樂園,還有一間可容千人的傳統戲院,曾是馬六甲最著名的一條街。
這間戲院和鐵橋一樣,建於1887年。戲院曾上演過中國戲、爪哇戲、馬來戲、澳洲歌舞團等。20世紀後,戲院漸沒落,仍有社團會議和慈善聚會在此舉行。1914年8月11日,陳若准(1852-1915)在戲院召集會議,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來臨,造成橡膠市場停頓的經濟困境。陳禎祿也在場代表陳若准以馬來語解說。他們是要確保估俚和歐裔華裔僱主在此困難時候都站在一起。1929年6月明星慈善社業餘戲劇組在此舉辦慈善義演,籌施醫贈葯基金,造福窮人。1942年二戰火起,戲院停業。至2001年10月終於拆除剷平。說是要建小販中心和停車場,結果空置5年。據市議員說,因為沒有另一個出口供車子通行而不准新的用途。2006年被闢為街坊商家的停車場。
新街的風光並不長久,大約在1930年代開始沒落,逐漸淪落為青樓與鴉片樓的大本營。來自板底街的頭家們的後生們,跨過鐵橋來溫柔鄉尋歡作樂,很多財盡人散,站在橋上回首看不到當年,跳河自盡是一個解脫的捷徑。
就這樣,漸漸的,溫柔鄉變成了銷金窩,橋和橋街,就變成了奈何橋與“鬼門關”。
當年溫柔鄉銷金窩的遺跡,今天仍可以從橋街周遭各處的金舖看得出來。當年這些金舖是方便二世祖們順道買金器然後過橋討姑娘們歡心的,目前仍有一些金舖長駐在此至今,早些年仍是馬來同胞喜愛光顧的金舖。至于鐵橋,後來兩次重建,今天的橋是戰後重建的,也有將近70年歷史了。
報道/攝影:歐陽珊
以中西混合但統一的建築形式打造了一條“新街”。
3 条评论:
請問您一件事,我是馬六甲人,我叫林聖權,現在在臺灣念大學,我有一份報告要介紹馬六甲河,需要用到您的圖片,請問您可以借我使用圖片的權利嗎?不涉及商業活動。因爲我現在人在臺灣沒有辦法拍攝馬六甲的照片,希望您可以幫助我。謝謝你
我是東吳大學政治係4年級B班的。報告科目為通識課,工程與人類文明的生與死名師講座。
好的,但請說明出處。
往後可到我的面書交流。
http://www.facebook.com/MelakaFolks?ref=tn_tnm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