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客家阿媽的水糕

客家阿妈传下来的嫩滑水糕,令人回味再三。

客 家 阿 妈 的 心 事 盈 碗
柔 滑 如 泪 卖 水 糕


在充满母亲节气氛的5月,吃一碗满盈客家阿妈心事的传统水糕,是别有意义的。

水糕是很外貌平凡的客家点心。在美味的配料之下,原来平淡米糕之中的柔滑,需要一点入口时的留心,才会品味得到。

会做传统水糕的,主要是客家人和潮州人。糕,一样都是米做的糕,调味料也大致相同,都是菜莆和豆酱,潮州人的咸一点,客家人的有咸也有甜。

制作糕点在武雅拉也小贩中心档口售卖的林春治(64岁),是从小就爱做 的福建人,但她最拿手的水糕,却是向一位客家老婆婆学的。

“那时我才七、八岁,一位挑担卖水糕的客家阿婆每天都会停在我家门前一段时间。她的水糕很好吃,生意很好。我和妈妈都爱做糕,她也肯教我们做,就这样学起来了。"

她的水糕的调味料,包括炸好的菜莆、蒜米碎、辣椒酱、带咸味和一点甜味的豆酱。

“我做的味道,完全是当年她教我们的,应该是传统的客家味。我听说潮州人的水糕酱料有放一点猪油,我的没有,我的蒜米多一点。"

■令人思念的美点

后来客家阿妈没有卖之后,思念好吃糕点的林春治和家人就自己做来吃。

“我家有十多二十人,一做就很多。我的父母很喜欢吃我做的糕,尤其是水糕。每次我做,他们都会大赞我做得好吃。"

林春治的妈妈也是做传统糕点的高手,林春治跟妈妈学会做福建人的传统菜包,红龟 等。四五年前开始,朋友邀林春治做糕到她家对面的武雅拉也小贩中心售卖,她就开始在家做糕点,让其他姐妹顾档口,竟也生意不俗。

档口每天卖两回,早上一轮,晚上一轮。林春治为了保持糕点的新鲜,一天做 2回,绝不含糊的把早上做的糕卖到晚上去。

由于糕点极有传统特色,而且卖相不错,曾吸引外国媒体的访问。在本地,这次访问倒是第一回。

■客家阿妈的心事

林春治说起教她做水糕的客家阿妈,就替她感到心酸。

那时候,林春治七八岁时,武雅拉也小贩中心的地点原来是“福利部",也就是今天的少年少教所。福利部后来搬到阿赖,就是今天的亨利葛尼少年少教所。福利部建筑拆掉之后,才建了今天的小贩中心。

林春治说,客家阿妈当年也60多岁了。她每天到林春治家门前卖糕,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每天见她儿子一面。

“她说她忙于做糕卖糕忙于找生活,结果儿子进了福利部。她每天来这里卖糕,顺便可以看看在福利部围篱内活动的儿子。"


■福建阿妈留下的水晶菜包

林春治福建人,她最受欢迎的拿手 点,除了客家水 ,当然少不了她妈妈传给她的菜包。

她做的菜包最难得的是薄薄的外皮,晶莹剔透,入口可化。因此有人称它为“水晶菜包"。

除了做给档口卖,林春治也接受订制。粽子、红龟 、年糕、发糕、水糕、菜包、芋头糕、金瓜糕……应有尽有。

传统糕点传承了妈妈的传统口味,因为林春治的巧手,古城市民在闹市之中继续得享古早美味,补偿对妈妈的思念。


客家老妈妈当年就坐在这幅墙下卖水糕,
以便每天探望被收留在对面“福利部"被感化的儿子。



一碗看起来平凡、平淡的水糕,经过调味,
就变成令人怀念的美味。


林春治的妈妈留下2个这样的铜盘有百年歷史。
铜盘因为够重,搓面团时可以很稳。

用天然花朵染色的红龟糕,很有娘惹的风情。

水晶一样的菜包,是福建阿妈留下的巧手艺。

1 条评论:

Dennis 说...

水糕真是一道“活古董”,传统的味道很浓!我在曼谷唐人街yawarat road看见过潮州人的水糕,不过那些水糕都做得很小,只有马币两毛钱那么大而已。水糕本身其实不咸,咸是因为放了很多炒过的菜脯碎在上面,但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