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4日星期六

六路匯集,交通樞紐“四排坡”




(舊明信片照片)1920年代的四排坡和聖芳濟教堂。
街道寬闊,牛車是運輸工具,兩層店屋。聖芳濟教堂外表缺乏保養,
教堂前面的圍牆有尖拱,與今日的圍牆大不相同。

(今日對照)今天的四排坡。教堂旁的兩層店屋已經改建成三層建築。
遠處海邊街的店屋仍保持兩層。教堂圍牆的尖拱已經不見。


聖芳濟教堂150周年特刊內一張極為難得的鳥瞰舊照片。
圖右可見四排坡的交通圈,右下角是聖芳濟回教堂。
河邊的草場、兩層樓的荷蘭屋都還在,還通往板底街的鐵橋都歷歷在目。

報道/攝影:賴碧清
舊明信片照片:新加坡大學提供



從這張1920年代的舊明信片,可以看見舊舊的聖芳濟教堂的四方尖頂,再往前一點,就是大家熟悉的荷蘭紅屋和噴水池了。

在半個世紀以前、我國獨立前後,這個地方叫四排坡。曾經是市區6條經濟要道匯集的樞紐,這6條交通與經濟要道是板底街、武雅拉也街、新路、三寶井路、萬拉卡峇及河邊街。

在更早有馬六甲城堡的荷蘭與葡萄牙時代,城堡當時有5個城門,其中一個城門即在此處連接城牆內外。武雅拉也郊區到武雅拉也路的發展,也從此處開始。

武雅拉也路口接近四排坡的地方,曾經有一個巴剎,此巴剎于1924年遷往祈安路新建的中央大巴剎。

與武雅拉也為鄰的新路,曾經擁有兩間大戲院。

曾經擁有大米較廠、大巴剎、華人、印度人和日本人集中的三寶井路(Mill Street)現在叫天猛公路,也是馬六甲南下新加坡的最主要通道。

據板底街60多歲的老街坊賴鴻權說,萬拉卡巴路曾經住有很多阿拉伯人,它連接四排坡的路口處建築,曾是公共工程局,羅里忙碌進出。後來公共工程局被拆除,于1960年代改建成今天的大眾銀行。

當年進城直入統治者要塞的路,是現在的河邊街。河邊街的一邊是水運繁忙的馬六甲河,另一邊的後面是教堂街與荷蘭紅屋,當時的政府機關和法庭都在荷蘭紅屋內。

獨立之前,聖芳濟教堂對面的沿河,賴鴻權記得那里有一排荷蘭屋,當時的港務局設于這排荷蘭屋內。這些荷蘭屋約于1960年代被拆除,興建瑪拉商場,大眾銀行也在此時出現在四排坡至今。瑪拉商場在2000年馬六甲河美化工程時被拆除,改為停車場。

說到這里,你可以想像四排坡一直都是如何的車流人流匯集的樞紐嗎?

在1950至1960年代,四排坡是人潮集中的地方,大商家喜歡在四排坡的建築牆上打大廣告。由于人潮集中,賴鴻權說,日本兵也在四排坡懸掛被他們砍下來的人頭,他曾見過一張這樣的舊照片。

河邊街因為法庭與政府機關于1980年代遷離而沉靜,萬拉卡峇路雖有大眾銀行押陣但各處銀行已經越開越多,天猛公路、新路、武雅拉也路和板底街的商業活動都不復當年勇,南下的通路已經由新的高速大道取代……唯一不變的是欲進入老街區的遊客車龍依然在此連連綿綿不斷。

今天,人們已經忘記了“四排坡”之名。至于為何叫四排坡?倒是一時問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能猜測,也許因為是多條道路都到此匯集的緣故。

甲應和會館宋群禮總理(70多歲)說,客家人稱此處為“三角坪”:“小時候我們住在武雅拉也街,傍晚母親時常帶我們來三角坪玩。河邊有一個大草場,我和住在草場旁的友族朋友常在草場玩耍踢球。友族朋友住在草場旁的稅關宿舍,後來這些屋子拆掉了,草場也沒了。”

宋群禮說,三角坪中間原來是一個交通圈,後來才變成現在的小噴水池:“靠近聖芳濟教堂的萬拉卡峇路口一帶,原來有好幾棵非常大的大樹。”

四排坡,我們已經忘記了它的名字,但它依然像數百年前一樣,是“進城”的重要道路。


今日的四排坡,依然寬闊,仍然是“進城”的重要通道。

四排坡的噴水池取代了交通圈。
圖中見到的是新路與天猛公路,也是北上南下的“出城”之路。

鏡頭前的停車場,曾經是一個草場,也是許多老街坊的童年遊樂場。

在當年城門的出口處,也即聖芳濟回教堂旁,望向四排坡,
可見5個路口橫來直往,從左到右是板底街、武雅拉也路、新路、
天猛公路和轉右去的萬拉卡峇。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43642


新加坡的四排埔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created&&note_id=10150325336118624

没有评论: